走进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

ABOUT US

发展历程

1939-1948

1949-1959

1960-1977

1978-1999

2000-2011

2012-现在

  • 1939--1948

    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侵华日军为满足战争需要,采用“以战养战”的手段,大肆掠夺中国资源。为此,日本华北盐业株式会社策划,在塘沽大梁子地区建设一个从盐田苦卤中提取溴素、副产氯化钾、氯化镁等军需产品的工场。

     

    1939年12月28日,日本“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”批复这个年产2.5万吨苦卤工场的建设方案,这个时间成为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的正式筹建日。工场于1942年破土动工,1943年建成投产。至抗战胜利前夕,工场共建有电解、溴素、氯化镁、漂粉等生产装置。

     

   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当时的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厂,期间企业几经易手、历经磨难,管理意见不统一、专业人员缺失、设备器材缺乏,生产处于混乱和相对停滞状态。

     

    发展历程

  • 1949--1959

    1948年12月23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46军136师解放大梁子地区,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得到解放。新中国百废待兴,企业在新社会曙光的照耀下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     

    1951年,“红三晶”商标正式启用并延续至今,现已被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和“津门老字号”品牌。

     

    1953-1957年,在党的领导下,企业确定了以发展氯碱系列产品为主的海洋化工发展路线,通过挖潜改造和革新创造,生产规模迅速发展壮大。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增产节约社会主义劳动竞赛,钻技术、学管理、比干劲的热情高涨,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,推动了生产快速发展。

     

    1958年11月14日,朱德副主席视察天津时,接见了李志贞厂长,并为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厂题词(努力发展基本化学工业,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)。

     

    至1959年底,聚氯乙烯、烧碱、冰醋酸、电石、六六六综合体等五项工程投产,从此开创了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海洋化工发展新篇章。

     

    发展历程

  • 1960--1977

  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,广大职工热情高涨,全力以赴发展生产。十多年间,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为国家建设作出积极贡献。


    1960-1963年,企业开展“四化”“三无”“四新”“五反”等学技术、保环境、提生产、抓作风活动,大幅提升了公司生产效率。期间企业自主探索,采用压力平衡法改造聚氯乙烯聚合釜轴封,此办法受到化工部表扬并向全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推广应用。


    1964-1974年,六六六、氯酸钾精晶、过氧化钠、锅炉水处理、聚氯乙烯等陆续采取新生产工艺,产量、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。110车间、金属钠、过氧化钠、超氧化钠、多晶硅、五氯酚、氯乙醇、合成盐酸等生产装置陆续建成投产,企业产品结构逐渐丰富,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
  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塘沽,给企业造成很大破坏,部分厂房倒塌,70%设备受损,生产一度停滞。全厂上下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工作中。仅用18天就陆续开工,到9月底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,成为天津市自力更生、抗震救灾、恢复生产先进单位。

     

    发展历程

  • 1978--1999

 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,解放思想,勇于创新,依靠科技进步,实施老企业技术改造。坚持“引进外资和国内筹资相结合,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企业技改技革相结合、强化管理与投资回报率相结合”的发展思路和“内抓管理,外抓市场,发展抓科技”的方针,使企业生产基础得到巩固,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。


    1980年,国际通用高效杀虫剂——林丹投产,为企业增加了产值并创汇。


    1985年8月,热电站工程建成投产,企业设立热力车间。装机容量为12000千瓦,供汽能力为140吨/时。


    1990年,二期离子膜2万吨/年烧碱装置建成投产。


    1990年至1996年,企业着力布局化工产业,海洋化工产品板块顺利搭建完成,先后完成二期、三期离子膜烧碱装置扩产,烧碱产品产量首次突破年产12万吨大关。年产2万吨环氧丙烷工程通过竣工验收。聚氯乙烯SG7型、SG8型树脂完成研制、试验工作,投入生产,年产4万吨PVC装置全系统顺利试车成功。引进的氧氯化法VCM装置、聚氯乙烯树脂聚合装置等项目,使PVC生产路线由此前单一的电石法转为电石法、乙烯法等多种途径生产,实现了企业由海洋化工向石油化工的拓展,奠定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。

     

    发展历程

  • 2000--2011

    进入二十一世纪,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乘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东风,在临港经济区这片希望之地,以不懈的发展意志放飞了自己的理想,取得了傲人成绩,为天津市和渤化集团作出新的贡献。


    2003年至2008年,公司持续扩大主营产品产能,烧碱生产能力达到32万吨/年,聚氯乙烯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/年,环氧丙烷首次实现月产量超万吨。公司自主开发的环氧丙烷下游产品聚醚多元醇也完成扩产改造,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/年。


    2004年,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实施股份制改革,成立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和天津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,并于同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。


    2007年5月,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首次实现超百亿,完成105.01亿元。


    2010年,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临港工厂苯乙烯、ABS装置陆续建成投产,年产50万吨苯乙烯、40万吨ABS树脂的临港工厂工程与市百万吨大乙烯项目成功对接。临港工厂的建成达产,标志着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成为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苯乙烯和ABS生产企业,在填补当时天津市产品空白的同时,延伸了石化产品链,有效提升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,在加快产业结构、资本结构多元化调整的过程中,对打造海洋化工、石油化工相结合的高端、高质、高新产品结构,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。

     

    发展历程

  • 2012--至今

    进入新时代,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主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化危机育新机,迎变局开新局,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,系统性深化挖潜增效,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,实现了产值与效益的双飞跃,取得了“两化”搬迁的历史性成就。


    2015年, 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启动“两化”搬迁改造规划,以“老区高效运行、临港提质增效、南港建设发展”为主线,全面打响“两线三地”攻坚战,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苦干实干、拼搏奋斗,历时7年将南港建成投产,打造渤化南港新材料产业基地。


    2022年,公司塘沽厂区关停,经营主体正式迁移至临港厂区,历经83年风雨的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迎来历史蜕变,临港厂区肩负起太阳成集团tyc234cc[主页]网址未来发展的重任,崭新的渤化发展也正式建成投产,承载着“红三晶”的希望扬帆远航。


    2022年,液固循环流化床过氧化氢直接氧化丙烯生产环氧丙烷新工艺(FHPPO)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连续运转现场考核,经石化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价一致认为,该项目技术工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

     

    发展历程